子会议C1 学习科学与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
所有提交到GCCCE 2020各个子会议的中文论文,最终被录取为长论文者,都将获得议程委员会推荐把论文扩写成期刊论文的规格,投到CSSCI索引期刊《电化教育研究》,经该刊现有的评审流程后,可优先选择刊发。
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是在反思认知科学等学科、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兴起的。从90年代逐渐发展后,迅即跃升为国际间研究“学习”的热门学科。它的宗旨是对真实情境中的学习现象进行跨领域的实证调查,并理解(有或无)技术辅助下的学习如何发生。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更是强调如何充分利用技术的功用(Affordances)和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设计更有效的个人和协作学习环境。作为设计研究的下一个阶段,通过对技术整合的创新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研究,可以总结新的学习理论,以指导和优化前面的学习环境设计,如此反复循环,相互促进。该子会议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认知科学、教育心理、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科学、认知神经学、教学设计等多领域的知识和研究问题。本会议欢迎海内外对此领域有兴趣的学者及前线教师群策群力,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
论文投稿主题(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主题)
1.学习科学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理论探讨
2.学习科学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活动设计
3.学习科学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教学策略与应用
4.学习科学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教学创新研究
5.学习科学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成效分析
6.学习科学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
7.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之评价研究
8.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所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9.新的学习范式与新媒体素养的研究
10.线上教育中的协作学习研究
注:亦甚欢迎以上所列主题以外的新兴议题
论文提交须知
本研讨会只接受论文全文(不论是长、短论文或海报论文)提交,不接受摘要提交。本会议采用「双盲」审稿制度,即在论文作者和论文评审者姓名互不公开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因此,在论文评审阶段,论文作者提交论文时需将作者信息从文中删除(包括题目、正文部分、及参考文献)。在论文被录取后,最终论文定稿提交时则需显示相关作者信息。
自2020年起,GCCCE的九个子会议将只征集中文论文。因此,投稿本分会的论文,须以中文撰写(长篇八页、短篇四页、海报两页)。中文论文须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并以word格式上传全文至大会网站:https://easychair.org/my/conference?conf=gccce2020。论文格式请参考大会论文格式范例[中文]准备论文。请注意所有的英文论文,不分主题,请投往“English Paper Track”。
论文一经接受,至少需有一位作者报名并出席发表论文。
重要日期
请参阅大会网站首页上的“重要日期”。
子会议议程委员会
执行主席:
孙丹儿香港教育大学
副主席 (排名不分先后,以姓名首字母排序) :
王静芸日本九州大学
温 韫南洋理工大学
杨玉芹华中师范大学
程序委员:
杨叔卿清华大学(新竹)
KOH Hwee-Ling, Joyce奥塔哥大学(新西兰)
王运武江苏师范大学
吴永和华东师范大学
吴声毅屏东大学
李文昊华中师范大学
李旻宪台湾师范大学
李政颖明新科技大学
岳修平台湾大学
林秋斌清华大学(新竹)
林维真台湾大学
林豪锵台南大学
洪煌尧政治大学
郭玉清浙江大学
郭 炯西北师范大学
陈志铭政治大学
陈秀玲台湾科技大学
陈姿伶中兴大学
陈斐卿中央大学
陈鸿仁台中教育大学
程毓明树德科技大学
黄永广云林科技大学
黄国豪云林科技大学
杨镇华中央大学
赵靖如东方设计大学
欧阳誾台南大学
郑淑真南台科技大学
谢旻侪南台科技大学
罗家骏中华大学
苏木春中央大学
周平红华中师范大学
范福兰华中师范大学
孟青泉北京大学
胡婷婷云林科技大学
黄昌勤浙江师范大学
林惠民香港教育大学
额外评审:
陈新亚浙江大学
薛 松邓迪大学(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