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会议C6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智慧学习环境
所有提交到GCCCE 2020各个子会议的中文论文,最终被录取为长论文者,都将获得议程委员会推荐把论文扩写成期刊论文的规格,投到CSSCI索引期刊《电化教育研究》,经该刊现有的评审流程后,可优先选择刊发。
本子会议重点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策略;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技术与评估;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几个方面。
本子会议目标是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各个层面,促进人工智能支持的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及智慧学习环境的开发源自多个学科的融合,包括学习技术、教育研究和实践、认知和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源自其跨学科的特质,通常需要多方面的专家合作,提供创新性的、跨学科的解决方案,以改进教学和学习。
本子会议期望汇集本领域全球的知名专家学者,并以此开放平台为基础共同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见解,进一步推动此领域的发展。
论文投稿主题(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主题)
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AIED)的理论、模型和策略
2.智慧教学系统的构建、应用和评估
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AIED)中的伦理道德和法规
4.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
5.人工智能与自适应学习研究
6.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研究
7.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8.使用传感技术情境感知的学习研究
9.智能辅导系统
10.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的自适应诊断
11.教育管理中的智能化决策
12.教育机器人与智能学伴
论文提交须知
本研讨会只接受论文全文(不论是长、短论文或海报论文)提交,不接受摘要提交。本会议采用「双盲」审稿制度,即在论文作者和论文评审者姓名互不公开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因此,在论文评审阶段,论文作者提交论文时需将作者信息从文中删除(包括题目、正文部分、及参考文献)。在论文被录取后,最终论文定稿提交时则需显示相关作者信息。
自2020年起,GCCCE的九个子会议将只征集中文论文。因此,投稿本分会的论文,须以中文撰写(长篇八页、短篇四页、海报两页)。中文论文须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并以word格式上传全文至大会网站:https://easychair.org/my/conference?conf=gccce2020。论文格式请参考大会论文格式范例[中文]准备论文。请注意所有的英文论文,不分主题,请投往“English Paper Track”。
论文一经接受,至少需有一位作者报名并出席发表论文。
重要日期
请参阅大会网站首页上的“重要日期”。
子会议议程委员会
执行主席:
张立明澳门大学
副主席(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曹晓明深圳大学
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
林育慈台湾师范大学
吴婷婷云林科技大学
程序委员:
陈 加华中师范大学
陈 杰北京交通大学
陈明溥台湾师范大学
陈士农亚洲大学
陈志洪台湾师范大学
陈志铭政治大学
丁国柱北京师范大学
董安美香港中文大学
方海光首都师范大学
黄永广云林科技大学
冀付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蒋宗哲台湾师范大学
李 冰深圳大学
赖槿峰成功大学
林豪锵台南大学
林志敏逢甲大学
刘乐元华中师范大学
刘 选四川开放大学
罗家骏中华大学
闵秋莎华中师范大学
欧阳誾台南大学
邱琼慧台湾师范大学
穆 肃华南师范大学
万力勇中南民族大学
王志锋华中师范大学
王元元深圳大学
魏艳涛华中师范大学
巫铭昌云林科技大学
吴鹏飞北京师范大学
吴声毅屏东大学
谢同祥淮阴师范学院
谢旻侪台南应用科技大学
许庭嘉台湾师范大学
于文浩上海外国语大学
詹泽慧华南师范大学
张立杰中央大学
张 生北京师范大学
张一春南京师范大学
张倩苇华南师范大学
张永和深圳大学
郑淑真南台科技大学